「拼貼」這名詞來自法文動詞「膠黏」﹝Coller﹞。
在英文中,它是動詞也是名詞。 拼貼的手法多元化,
不僅僅在創作的顏色、肌理和質感上有變化,
其中遊戲的性格和反諷的趣味,非現實的重組和敘述手法,
後來都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當代藝術的發展。
所謂的拼貼其實就是將一些看起來毫無相關的元素,
藉由剪(解構),貼(重新組合)的動作 衍生一個全新的畫面。
畢卡索於 1912 年創作出第一件精緻藝術的拼貼作品,
即《有藤椅的靜物》﹝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﹞;
他在畫布上黏了一片印有藤編固案的油布。
以此方式取代了直接在畫布上畫出藤編圖案, 從此模糊了藝術中真實與幻象之區別。
英國藝術家David Hockney也作了一系列的拼貼作品,
他拍攝了無數的局部影像, 再將這些照片重新組合,
呈現多點視覺與超現實的視覺效果。
這次的課程中, 要求同學利用雜誌或報紙上尋找自己所需要的圖片,
將這些圖片利用用拼貼技法, 創作一幅有趣且富有創意的作品。
1d 林慧美
1d 陳穎杰
筆觸隨意豪放,構圖協調完整
完全看不出是一位7歲小朋友的作品。
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