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課程以認識清明上河圖(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ching-ming festival)為學習重點。
清明上河圖是描繪描繪北宋首都開封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,今日存世的畫作以宋代張擇端的作品年代最早,後代的畫家亦喜愛以此題材進行繪畫創作,本院就藏有七件題名為〈清明上河圖〉的作品,而以清院本〈清明上河圖〉堪稱其中最精彩者。此件作品為清乾隆元年(1736)由五位宮廷畫家共同繪製而成,畫幅縱35.6公分,橫達1152.8公分。畫面中增添了許多明清時期的風俗民情,描繪相當精細,可說是認識當時人們生活面貌的最佳材料!---摘自國立台北故宮網站
清明上河圖局部 (全圖導覽請按我)
介紹完清明上河圖的故事後,
同學們利用長幅的宣紙,
繪製屬於自己的 ‘清明上河圖’,
內容以描繪住宅周遭環境為核心。
由於本校的學生以居住在馬林百列居多,
故此單元的活動取名為馬林百列圖。
真有趣!!!
回覆刪除好長的畫啊
回覆刪除天阿...蛙怎會現在才發現這個網站....李老師的教學脈絡好清楚、而且好多元,小朋友在玩樂之中,不知不覺就學到了好多藝術大師的手法。讚~~
回覆刪除by samcho1109